`
kukuruan
  • 浏览: 422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武汉
最近访客 更多访客>>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JSP内建对象

 
阅读更多
转:活在JAVA岛的日子


JSP内建对象- -                                       

① out - javax.servlet.jsp.jspWriter
   out对象用于把结果输出到网页上。

方法:
1. void clear() ;
   清除输出缓冲区的内容,但是不输出到客户端。

2. void clearBuffer() ;
   清除输出缓冲区的内容,并输出到客户端。

3. void close() ;
   关闭输出流,清除所有内容。

4. void flush() ;
   输出缓冲区里面的数据。

5. int getBufferSize() ;
   获取以kb为单位的目前缓冲区大小。

6. int getRemaining() ;
   获取以kb为单位的缓冲区中未被占用的空间大小。

7. boolean isAutoFlush() ;
   是否自动刷新缓冲区。

8. void newLine() ;
   输出一个换行字符。

9. void print( boolean b ) ;
   void print( char c ) ;
   void print( char[] s ) ;
   void print( double d ) ;
   void print( float f ) ;
   void print( int i ) ;
   void print( long l ) ;
   void print( Object obj ) ;
   void print( String s ) ;
   将指定类型的数据输出到Http流,不换行。

10. void println( boolean b ) ;
    void println( char c ) ;
    void println( char[] s ) ;
    void println( double d ) ;
    void println( float f ) ;
    void println( int i ) ;
    void println( long l ) ;
    void println( Object obj ) ;
    void println( String s ) ;
    将指定类型的数据输出到Http流,并输出一个换行符。
   
11. Appendable append( char c ) ;
    Appendable append( CharSequence cxq, int start, int end ) ;
    Appendable append( CharSequence cxq ) ;
    将一个字符或者实现了CharSequence接口的对象添加到输出流的后面。

成员:
int DEFAULT_BUFFER = 0    - 缺省缓冲区大小
int NO_BUFFER = -1        - writer是否处于缓冲输出状态
int UNBOUNDED_BUFFER = -2 - 是否限制缓冲区大小


② request -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对象包含所有请求的信息,如请求的来源、标头、cookies和请求相关的参数值等。

方法:
1. Object getAttribute( String name ) ;
   返回由name指定的属性值,该属性不存在时返回null。

2. Enumeration getAttributeNames() ;
   返回request对象的所有属性名称的集合。

3. String getAuthType() ;
   返回用来保护servlet的认证方法的名称,未受保护时返回null。

4. String getCharacterEncoding() ;
   返回请求中的字符编码方法,可以在response对象中设置。

5. int getContentLength() ;
   返回请求的BODY的长度,不能确定长度时返回-1。可以在response中设置。

6. String getContentType() ;
   返回在response中定义的内容类型。

7. String getContentPath() ;
   返回请求的路径。

8. Cookie[] getCookies() ;
   返回客户端所有的Cookie的数组。

9. Enumeration getHeaderNames() ;
   返回所有HTTP头的名称的集合。

10. Enumeration getHeaders( String name ) ;
    返回指定HTTP头的所有值的集合。

11. String getHeader( String name ) ;
    返回指定名称的HTTP头的信息。

12. long getDateHeader( String name ) ;
    返回指定名称的Data类型的HTTP头的信息。

13. int getIntHeader( String name ) ;
    返回指定名称的Int类型的HTTP头的信息。

14. ServletInputStream getInputStream() ;
    返回请求的输入流。

15. Locale getLocale() ;
    返回当前页的Locale对象,可以在response中设定。

16. Enumeration getLocales() ;
    返回请求中所有的Locale对象的集合。

17. String getLocalName() ;
    获取响应请求的服务器端主机名。

18. String getLocalAddr() ;
    获取响应请求的服务器端地址。

19. int getLocalPort() ;
    获取响应请求的服务器端端口

20. String getMethod() ;
    获取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的方法(GET、POST)。

21. String getParameter( String name ) ;
    获取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端的参数值。

22. Map getParameterMap() ;
    该方法返回包含请求中所有参数的一个Map对象。

23. Enumeration getParameterNames() ;
    返回请求中所有参数的集合。

24. String[] getParameterValues( String name ) ;
    获得请求中指定参数的所有值。

25. String getQueryString() ;
    返回get方法传递的参数字符串,该方法不分解出单独的参数。

26. String getPathInfo() ;
    取出请求中处于ServletPath和QueryString之间的额外信息。

27. String getPathTranslated() ;
    返回用getPathInfo()方法取得的路径信息的实际路径。

28. String getProtocol() ;
    返回请求使用的协议。可以是HTTP1.1或者HTTP1.0。

29. BufferedReader getReader() ;
    返回请求的输入流对应的Reader对象,该方法和getInputStream()方法在一个页面中只能调用一个。

30. String getRemoteAddr() ;
    获取发出请求的客户端IP地址。

31. String getRemoteHost() ;
    获取发出请求的客户端主机名

32. String getRemoteUser() ;
    返回经过客户端验证的用户名,未经验证返回null。

33. int getRemotePort() ;
    返回发出请求的客户端主机端口。

34. String getRealPath( String path ) ;
    返回给定虚拟路径的物理路径。

35. RequestDispatcher getRequestDispatcher( String path ) ;
    按给定的路径生成资源转向处理适配器对象。

36. String getRequestedSessionId() ;
    返回请求的session的标识。

37. String RequestURI() ;
    返回发出请求的客户端地址,但是不包括请求的参数字符串。

38. StringBuffer getRequestURI() ;
    返回响应请求的服务器端地址

39. String getScheme() ;
    获取协议名称,缺省值为HTTP协议。

40. String getServerName() ;
    返回响应请求的服务器名称。

41. String getServletPath() ;
    获取客户端所请求的脚本文件的文件路径。

42. int getServerPort() ;
    获取响应请求的服务器端主机端口号。

43. void removeAttribute( String name ) ;
    在属性列表中删除指定名称的属性。

44. void setAttribute( String name, Object value ) ;
    在属性列表中添加/删除指定的属性。

45. void setCharacterEncoding( String name ) ;
    设置请求的字符编码格式。

46. HttpSession getSession() ;
    HttpSession getSession( boolean create ) ;
    获取session,如果create为true,在无session的情况下创建一个。
   
47. boolean isRequestedSessionIdFromCookie() ;
    检查请求的会话ID是否为通过Cookie传入。

48. boolean isRequestedSessionIdFromURL() ;
    检查请求的会话ID是否为通过URL传入。

49. boolean isRequestedSessionIdValid() ;
    检查请求的会话ID是否仍然有效。

50. boolean isSecure() ;
    检查请求是否使用安全链接,如果HTTPS等。

51. boolean isUserInRole( String role ) ;
    检查已经通过验证的用户是否在是role所指定的角色。

52. Principal getUserPrincipal() ;
    返回包含用户登陆名的一个java.security.Principal对象。

成员:
String BASIC_AUTH = "BASIC"             -
String CLIENT_CERT_AUTH = "CLIENT_CERT" -
String DIGEST_AUTH = "DIGEST"           -
String FORM_AUTH = "FORM"               -


③ response -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对象主要将JSP容器处理后的结果传回到客户端。

方法:
1. void addCookie( Cookie cookie ) ;
   添加一个Cookie对象,保存客户端信息。

2. void addDateHeader( String name, long value ) ;
   添加一个日期类型的HTTP头信息,覆盖同名的HTTP头信息。

3. void addHeader( String name, String value ) ;
   添加一个HTTP头,覆盖同名的旧HTTP头。

4. void addIntHeader( String name, int value ) ;
   添加一个整型的HTTP头,覆盖同名的旧HTTP头。

5. boolean containsHeader( String name ) ;
   判断指定的HTTP头是否存在。

6. String encodeRedirectURL( String url ) ;
   对sendRedirect()方法使用的URL进行编码。

7. String encodeURL( String url ) ;
   将URL予以编码,回传包含session ID的URL。
  
8. void flushBuffer() ;
   强制把当前缓冲区的内容发送到客户端。

9. int getBufferSize() ;
   取得以kb为单位的缓冲区大小。

10. String getCharacterEncoding() ;
    获取响应的字符编码格式。

11. String getContentType() ;
    获取响应的类型。

12. Locale getLocale() ;
    获取响应的Locale对象。

13. ServletOutputStream getOutputStream() ;
    返回客户端的输出流对象。

14. PrintWriter getWriter() ;
    获取输出流对应的writer对象。

15. boolean isCommitted() ;
    判断服务器端是否已经将数据输出到客户端。

16. void reset() ;
    清空buffer中的所有内容。

17. void resetBuffer() ;
    情况buffer中所有的内容,但是保留HTTP头和状态信息。

18. void sendError( int xc, String msg ) ;
    void sendError( int xc ) ;
    发送错误,包括状态码和错误信息。

19. void sendRedirect( String locationg ) ;
    把响应发送到另外一个位置进行处理。

20. void setBufferSize( int size ) ;
    设置以kb为单位的缓冲区大小。

21. void setCharacterEncoding( String charset ) ;
    设置响应使用的字符编码格式。

22. void setContentLength( int length ) ;
    设置响应的BODY长度。

23. void setContentType( String type ) ;
    设置响应的类型。

24. void setDateHeader( String name, long value ) ;
    设置指定名称的Data类型的HTTP头的值。

25. void setHeader( String name, String value ) ;
    设置指定名称的HTTP头的值。

26. void setIntHeader( String name, int value ) ;
    设置指定名称的int类型的HTTP头的值。

27. void setStatus( int xc ) ;
    设置响应状态码,新值会覆盖当前值。

成员(HTTP状态码):
int SC_CONTINUE = 100                      int SC_SWITCHING_PROTOCOLS = 101
int SC_OK = 200                            int SC_NON_AUTHORITATIVE_INFORMATION = 203
int SC_ACCEPTED = 202                      int SC_CREATED = 201
int SC_NO_CONTENT = 204                    int SC_RESET_CONTENT = 205
int SC_PARTIAL_CONTENT = 206               int SC_MULTIPLE_CHOICES = 300
int SC_MOVED_PERMANENTLY = 301             int SC_MOVED_TEMPORARILY = 302
int SC_FOUND = 302                         int SC_SEE_OTHER = 303
int SC_NOT_MODIFIED = 304                  int SC_USE_PROXY = 305
int SC_TEMPORARY_REDIRECT = 307            int SC_BAD_REQUEST = 400
int SC_UNAUTHORIZED = 401                  int SC_PAYMENT_REQUIRED = 402
int SC_FORBIDDEN = 403                     int SC_NOT_FOUND = 404
int SC_METHOD_NOT_ALLOWED = 405            int SC_NOT_ACCEPTABLE = 406
int SC_PROXY_AUTHENTICATION_REQUIRED = 407 int SC_REQUEST_TIMEOUT = 408
int SC_CONFLICT = 409                      int SC_GONE = 410
int SC_LENGTH_REQUIRED = 411               int SC_PRECONDITION_FAILED = 412
int SC_REQUEST_ENTITY_TOO_LARGE = 413      int SC_REQUEST_URI_TOO_LONG = 414
int SC_UNSUPPORTED_MEDIA_TYPE = 415        int SC_REQUESTED_RANGE_NOT_SATISFIABLE = 416
int SC_EXPECTATION_FAILED = 417            int SC_INTERNAL_SERVER_ERROR = 500
int SC_NOT_IMPLEMENTED = 501               int SC_BAD_GATEWAY = 502
int SC_SERVICE_UNAVAILABLE = 503           int SC_GATEWAY_TIMEOUT = 504
int SC_HTTP_VERSION_NOT_SUPPORTED = 505


④ session - javax.servlet.http.HttpSession
   session对象表示目前个别用户的会话状态,用来识别每个用户。

方法:
1. Object getAttribute( String name ) ;
   获取与指定名字相关联的session属性值。

2. Enumeration getAttributeNames() ;
   取得session内所有属性的集合。

3. long getCreationTime() ;
   返回session的创建时间,最小单位千分之一秒。

4. String getId() ;
   取得session标识。

5. long getLastAccessedTime() ;
   返回与当前session相关的客户端最后一次访问的时间,由1970-01-01算起,单位毫秒。

6. int getMaxInactiveInterval( int interval ) ;
   返回总时间,以秒为单位,表示session的有效时间(session不活动时间)。-1为永不过期。

7. ServletContext getServletContext() ;
   返回一个该JSP页面对应的ServletContext对象实例。

8. HttpSessionContext getSessionContext() ;
  

9. Object getValue( String name ) ;
   取得指定名称的session变量值,不推荐使用。

10. String[] getValueNames() ;
    取得所有session变量的名称的集合,不推荐使用。

11. void invalidate() ;
    销毁这个session对象。

12. boolean isNew() ;
    判断一个session是否由服务器产生,但是客户端并没有使用。

13. void pubValue( String name, Object value ) ;
    添加一个session变量,不推荐使用。

14. void removeValue( String name ) ;
    移除一个session变量的值,不推荐使用。

15. void setAttribute( String name, String value ) ;
    设置指定名称的session属性值。

16. void setMaxInactiveInterval( int interval ) ;
    设置session的有效期。

17. void removeAttribute( String name ) ;
    移除指定名称的session属性。


⑤ pageContext - javax.servlet.jsp.PageContext
   pageContext对象存储本JSP页面相关信息,如属性、内建对象等。

方法:
1. void setAttribute( String name, Object value, int scope ) ;
   void setAttribute( String name, Object value ) ;
   在指定的共享范围内设置属性。

2. Object getAttribute( String name, int scope ) ;
   Object getAttribute( String name ) ;
   取得指定共享范围内以name为名字的属性值。

3. Object findAttribute( String name ) ;
   按页面、请求、会话和应用程序共享范围搜索已命名的属性。

4. void removeAttribute( String name, int scope ) ;
   void removeAttribute( String name ) ;
   移除指定名称和共享范围的属性。

5. void forward( String url ) ;
   将页面导航到指定的URL。

6. Enumeration getAttributeNamesScope( int scope ) ;
   取得指定共享范围内的所有属性名称的集合。

7. int getAttributeScope( String name ) ;
   取得指定属性的共享范围。

8. ErrorData getErrorDate() ;
   取得页面的errorData对象。

9. Exception getException() ;
   取得页面的exception对象。

10. ExpressionEvaluator getExpressionEvaluator() ;
    取得页面的expressionEvaluator对象。

11. JspWriter getOut() ;
    取得页面的out对象。

12. Object getPage() ;
    取得页面的page对象。

13. ServletRequest getRequest() ;
    取得页面的request对象。

14. ServletResponse getResponse() ;
    取得页面的response对象。

15. ServletConfig getConfig() ;
    取得页面的config对象。

16. ServletContext getServletContext() ;
    取得页面的servletContext对象。

17. HttpSession getSession() ;
    取得页面的session对象。

18. VariableResolver getVariableResolver() ;
    取得页面的variableResolver对象。

19. void include( String url, boolean flush ) ;
    void include( String url ) ;
    包含其他的资源,并指定是否自动刷新。

20. void release() ;
    重置pageContext内部状态,释放所有内部引用。

21. void initialize( Servlet servlet, ServletRequest request, 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String errorPageURL, boolean needSession, int bufferSize, boolean autoFlush ) ;
    初始化未经初始化的pageContext对象。

22. BodyContext pushBody() ;
    BodyContext pushBody( Writer writer ) ;
    保存当前的out对象,并更新pageContext中page范围内的out对象。

23. JspWrite popBody() ;
    取出由pushBody()方法保存的out对象。

24. void handlePageException( Exception e ) ;
    void handlePageException( Thrwoable t ) ;
   

成员:
int PAGE_SCOPE = 1        - 页面共享范围
int REQUEST_SCOPE = 2     - 请求共享范围
int SESSION_SCOPE = 3     - 会话共享范围
int APPLICATION_SCOPE = 4 - 应用程序共享范围
String PAGE = "javax.servlet.jsp.jspPage"
String PAGECONTEXT = "javax.servlet.jsp.jspPageContext"
String REQUEST = "javax.servlet.jsp.jspRequest"
String RESPONSE = "javax.servlet.jsp.jspResponse"
String CONFIG = "javax.servlet.jsp.jspConfig"
String SESSION = "javax.servlet.jsp.jspSession"
String OUT = "javax.servlet.jsp.jspOut"
String APPLICATION = "javax.servlet.jsp.jspApplication"
String EXCEPTION = "javax.servlet.jsp.jspException"


⑥ application - javax.servlet.ServletContext
   application主要功用在于取得或更改Servlet的设定。

方法:
1. Object getAttribute( String name ) ;
   返回由name指定的application属性。

2. Enumeration getAttributes() ;
   返回所有的application属性。

3. ServletContext getContext( String uripath ) ;
   取得当前应用的ServletContext对象。

4. String getInitParameter( String name ) ;
   返回由name指定的application属性的初始值。

5. Enumeration getInitParameters() ;
   返回所有的application属性的初始值的集合。

6. int getMajorVersion() ;
   返回servlet容器支持的Servlet API的版本号。

7. String getMimeType( String file ) ;
   返回指定文件的类型,未知类型返回null。一般为"text/html"和"image/gif"。

8. int getMinorVersion() ;
   返回servlet容器支持的Servlet API的副版本号。

9. String getRealPath( String path ) ;
   返回给定虚拟路径所对应物理路径。

10. RequestDispatcher getNamedDispatcher( String name ) ;
    为指定名字的Servlet对象返回一个RequestDispatcher对象的实例。

11. RequestDispatcher getRequestDispatcher( String path ) ;
    返回一个RequestDispatcher对象的实例。

12. URL getResource( String path ) ;
    返回指定的资源路径对应的一个URL对象实例,参数要以"/"开头。

13. InputStream getResourceAsStream( String path ) ;
    返回一个由path指定位置的资源的InputStream对象实例。

14. Set getResourcePaths( String path ) ;
    返回存储在web-app中所有资源路径的集合。

15. String getServerInfo() ;
    取得应用服务器版本信息。

16. Servlet getServlet( String name ) ;
    在ServletContext中检索指定名称的servlet。

17. Enumeration getServlets() ;
    返回ServletContext中所有servlet的集合。

18. String getServletContextName() ;
    返回本web应用的名称。

19. Enumeration getServletContextNames() ;
    返回ServletContext中所有servlet的名称集合。

20. void log( Exception ex, String msg ) ;
    void log( String msg, Throwable t ) ;
    void log( String msg ) ;
    把指定的信息写入servlet log文件。

21. void removeAttribute( String name ) ;
    移除指定名称的application属性。

22. void setAttribute( String name, Object value ) ;
    设定指定的application属性的值。


⑦ config - javax.servlet.ServletConfig
   config对象用来存放Servlet初始的数据结构。

方法:
1. String getInitParameter( String name ) ;
   返回名称为name的促使参数的值。

2. Enumeration getInitParameters() ;
   返回这个JSP所有的促使参数的名称集合。

3. ServletContext getContext() ;
   返回执行者的servlet上下文。

4. String getServletName() ;
   返回servlet的名称。


⑧ exception - java.lang.Throwable
   错误对象,只有在JSP页面的page指令中指定isErrorPage="true"后,才可以在本页面使用exception对象。

方法:
1. Throwable fillInStackTrace() ;
   将当前stack信息记录到exception对象中。

2. String getLocalizedMessage() ;
   取得本地语系的错误提示信息。

3. String getMessage()
   取得错误提示信息。

4. StackTrackElement[] getStackTrace() ;
   返回对象中记录的call stack track信息。

5. Throwable initCause( Throwable cause ) ;
   将另外一个异常对象嵌套进当前异常对象中。
  
6. Throwable getCause() ;
   取出嵌套在当前异常对象中的异常。

7. void printStackTrace() ;
   void printStackTrace( printStream s ) ;
   void printStackTrace( printWriter s ) ;
   打印出Throwable及其call stack trace信息。

8. void setStackTrace( StackTraceElement[] stackTrace )
   设置对象的call stack trace信息。


⑨ page - javax.servlet.jsp.HttpJspPage
   page对象代表JSP对象本身,或者说代表编译后的servlet对象,
   可以用( (javax.servlet.jsp.HttpJspPage)page )来取用它的方法和属性。

posted @ 2006-02-12 11:35 活在JAVA岛的日子 阅读(325)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Servlets/JSP开发技术问答(转贴)
为什么GenericServlet在init(ServletConfig config)基础上增加了一个init()方法?

init()方法被GenericServlet.init(ServletConfig config)方法调用。
init()方法方便了开发人员定制Servlet的初始化,而无须去维护ServletConfig对象的存储工作。
重写GenericServlet.init(ServletConfig config)必须要显示的调用super.init(config)方法。

ServletContext.getContect(java.lang.String uripath)的作用是什么?

返回同一Server中指定的path对应的ServletContext对象,通过该对象可以实现与Server中的其他Context打交道。
uripath必须是以"/"开始(该路径的含义是相对于整个Servlet文档的根路径,而不是当前ServletContext的根路径)。

Servlet生命周期是什么?

一般的Servlet(GenericServlet,即与协议无关的Servlet)的生命周期:init() --> GenericServlet.service(ServletRequest req, ServletResponse res) --> destroy.
HttpServlet的生命周期: init() --> GenericServlet.service(ServletRequest req, ServletResponse res)---> service(HttpServletRequest req,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 --> doXXXX()-->destroy.

有没有必要重写GenericServlet.service()方法?

对于HttpServlet来说没有必要。只需要重写它的doXXXX()方法就可以了。HttpServlet中service()方法会自动的根据用户请求类型把请求转发给相应的doXXXX()方法(例如doGet()方法)。

ServletRequest.getReader()和ServletRequest.getInputStream()如何使用?

注意两个方法不能同时使用。

ServletRequest.getRealPath(String path)方法已经不推荐使用。

请使用ServletContext.getRealPath(String path)方法。

ServletResponse缺省的字符集(charset)是什么?

ServletResponse缺省的字符集(charset)是ISO-8859-1,可以通过setContentType(java.lang.String)方法改变新的字符集。
例如:set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Shift_JIS").
关于字符集信息,可以浏览RFC 2045

HttpServletRequest.getRequestURI()和HttpServletRequest.getRequestURL()区别是什么?

request.getRequestURI() 返回值类似:/xuejava/requestdemo.jsp
request.getRequestURL() 返回值类似:http://localhost:8080/xuejava/requestdemo.jsp


HttpServletRequest.encodeURL()和HttpServletRequest.encodeRedirectURL(()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要有两个不同的方法呢?

当用URL-rewriting方式来管理Session的时候,需要用到以上的两个方法。
两个方法的不同点是:两个方法确定是否需要包含session ID的逻辑不同。
在调用HttpServletResponse.sendRedirect前,应该先调用encodeRedirectURL()方法,否则可能会丢失Sesssion信息。 ...

如何使你的Servlet或者JSP实现Single Thread Model?

对于Servlet实现javax.single.SingleThreadModel接口。
对于JSP,在Page Directive中写如下的语句

JSP Tag 和 JSP XML-based Tag

...

如何把某一个JSP Page定义成为Error Page?为什么要这样做?

实现方法:
为什么? 因为需要获取Exception 对象(缺省情况下,在JSP Page中是不能直接使用“隐含对象” exception的)。

JSP Page的执行顺序是如何的?

JSP Page的执行顺序如下:

JSP Page Translation. JSP Page --> Servlet source code.
JSP Page Compilation. Servlet source code --> Servlet class.
Load Class(First time or the server restarted)
Create instance(可能会很多次,如果JSP Page中声明了)
Call jspInit method(一般的JSP Page都没有重写这个方法,重写需要在声明语句段中)。
Call _jspService method(类似与一般HttpServlet的doGet和doPost方法,但是可以同时用来处理Post和Getq请求)。
Call jspDestroy method(Server在卸载Servet的时候,例如当Servlet很久没有使用的情况)。

JSP Page中有哪些隐含对象(Implicity Object)?各自的类型和作用是什么?


request --
reponse --
session --
application --
out --
page --
pagecontext --
exception -- 只有在当前JSP Page为Error Page的时候才有效。
config --

和 <@ include file="/foo/foo.jsp" %>的区别是什么?

<@ include ... -- Page translation time.


Servlets/JSP Container(Engine)有几种运行方式?


Standalone
Tomcat standalone mode
In-process
Tomcat running inside Apache Web Server.
Out-of-process
Apache + mod_jk + Tomcat

Servlet,Servlet开发人员,Servlet API, Servlet Container的关系是什么?

Servlet,Servlet开发人员 --->Servlet API --> Servlet Container
The parts of an HTTP message

    Message part Description
    The initial line: Specifies the purpose of the request or response message
                       例子:GET /reports/sales/index.html HTTP/1.0
    The header section:Specifies the meta-information, such as size, type, and encoding,
                       about the content of the message
    A blank line:
    An optional message body: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request or response message

下面是一个Response的例子:

    --------------------------------------------------------------------------------
    HTTP/1.0 200 OK
    Date: Tue, 01 Dec 2001 23:59:59 GMT
    Content-Type: text/html
    Content-Length: 52
   
   
   
    Hello, John!
   
   

--------------------------------------------------------------------------------

HTTP规范中定义了哪些方法?各自有什么用途?

GET
HEAD
POST
从 Http 1.1规范开始,增加了以下的方法:

PUT
OPTIONS
TRACE
DELETE
CONNECT
ServetRequest中为什么要定义:getContentType(),getContentLength()方法。
根据HTTP协议规范,Request 和 Response一样也有这些必不可少的内容!
所以需要首先了解 HTTP Message的概念和其内容的格式,这些东西对于Request和Reponse是一样的。
对于GET方式发送的请求,其内容类型为:null
对于POST方式发送的请求,其内容类型为: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POST方式发送请求的内容类似于:username=xuejava.
RequestDispatcher.forward()和HttpServletResponse.sendRedirect()的区别是什么?
RequestDispatcher.forward()是在服务器端运行;HttpServletResponse.sendRedirect()是通过向客户浏览器发送命令来完成。
所以RequestDispatcher.forward()对于浏览器来说是“透明的”;而HttpServletResponse.sendRedirect()则不是。
另外,还要注意RequestDispatcher.forward()在调用的时候Response不能已经Commit了(Response.isCommitted())。
ServletContext.getRequestDispatcher(String url)和Servlet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String url)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
ServletContext.getRequestDispatcher(String url)中的url只能使用绝对路径;而Servlet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String url)中的url可以使用相对路径。
因为ServletRequest具有相对路径的概念;而ServletContext对象无次概念。

如何把请求转移到另外一个Web App中的某个地址?
ServletContext.getRequestDispatcher(String url)和Servlet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String url)只能把请求转移到同一个Web App中的地址。
如果需要把请求转移到另外一个Web App中的某个地址,可以按下面的做法:
1. 获得另外一个Web App的ServletConext对象(currentServletContext.getContext(uripath)).
2. 调用ServletContext.getRequestDispatcher(String url)方法。
posted @ 2006-02-12 11:29 活在JAVA岛的日子 阅读(81)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2005年12月6日 全面理解String 转贴
全面理解String(JAVA复习)- -
                                      

1.      首先String不属于8种基本数据类型,String是一个对象。


因为对象的默认值是null,所以String的默认值也是null;


但它又是一种特殊的对象,有其它对象没有的一些特性。


2.      new String()和new String(“”)都是申明一个新的空字符串,是空串不是null;


3.      String str=”kvill”;


String str=new String (“kvill”);的区别:


在这里,我们不谈堆,也不谈栈,只先简单引入常量池这个简单的概念。


常量池(constant pool)指的是在编译期被确定,并被保存在已编译的.class文件中的一些数据。它包括了关于类、方法、接口等中的常量,也包括字符串常量。


看例1:


        String s0=”kvill”;


        String s1=”kvill”;


        String s2=”kv” + “ill”;


        System.out.println( s0==s1 );


System.out.println( s0==s2 );


        结果为:


true


true


       首先,我们要知道Java会确保一个字符串常量只有一个拷贝。


因为例子中的s0和s1中的”kvill”都是字符串常量,它们在编译期就被确定了,所以s0==s1为true;而”kv”和”ill”也都是字符串常量,当一个字符串由多个字符串常量连接而成时,它自己肯定也是字符串常量,所以s2也同样在编译期就被解析为一个字符串常量,所以s2也是常量池中”kvill”的一个引用。


所以我们得出s0==s1==s2;


用new String() 创建的字符串不是常量,不能在编译期就确定,所以new String() 创建的字符串不放入常量池中,它们有自己的地址空间。


看例2:


        String s0=”kvill”;


        String s1=new String(”kvill”);


        String s2=”kv” + new String(“ill”);


        System.out.println( s0==s1 );


System.out.println( s0==s2 );


System.out.println( s1==s2 );


        结果为:


false


false


false


       例2中s0还是常量池中”kvill”的应用,s1因为无法在编译期确定,所以是运行时创建的新对象”kvill”的引用,s2因为有后半部分new String(“ill”)所以也无法在编译期确定,所以也是一个新创建对象”kvill”的应用;明白了这些也就知道为何得出此结果了。






4.      String.intern():


再补充介绍一点:存在于.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在运行期被JVM装载,并且可以扩充。String的intern()方法就是扩充常量池的一个方法;当一个String实例str调用intern()方法时,Java查找常量池中是否有相同Unicode的字符串常量,如果有,则返回其的引用,如果没有,则在常量池中增加一个Unicode等于str的字符串并返回它的引用;看例3就清楚了


例3:


        String s0= “kvill”;


        String s1=new String(”kvill”);


        String s2=new String(“kvill”);


        System.out.println( s0==s1 );


        System.out.println( “**********” );


       s1.intern();


        s2=s2.intern();             //把常量池中“kvill”的引用赋给s2


        System.out.println( s0==s1);


System.out.println( s0==s1.intern() );


System.out.println( s0==s2 );


        结果为:


false      


**********


false       //虽然执行了s1.intern(),但它的返回值没有赋给s1


true    //说明s1.intern()返回的是常量池中”kvill”的引用


true


      


       最后我再破除一个错误的理解:


有人说,“使用String.intern()方法则可以将一个String类的保存到一个全局String表中


如果具有相同值的Unicode字符串已经在这个表中,那么该方法返回表中已有字符串的地址


如果在表中没有相同值的字符串,则将自己的地址注册到表中“


如果我把他说的这个全局的String表理解为常量池的话,他的最后一句话,“如果在表中没有相同值的字符串,则将自己的地址注册到表中”是错的:


看例4:


        String s1=new String("kvill");


        String s2=s1.intern();


System.out.println( s1==s1.intern() );


System.out.println( s1+"  "+s2 );


System.out.println( s2==s1.intern() );


结果:


false


kvill  kvill


true


在这个类中我们没有声名一个”kvill”常量,所以常量池中一开始是没有”kvill”的


当我们调用s1.intern()后就在常量池中新添加了一个”kvill”常量,原来的不在常量池中的”kvill”仍然存在,也就不是“将自己的地址注册到常量池中”了。


       s1==s1.intern()为false说明原来的“kvill”仍然存在;


       s2现在为常量池中“kvill”的地址,所以有s2==s1.intern()为true。


5.      关于equals()和==:


这个对于String简单来说就是比较两字符串的Unicode序列是否相当,如果相等返回true;而==是比较两字符串的地址是否相同,也就是是否是同一个字符串的引用。


6.      关于String是不可变的。


这一说又要说很多,大家只要知道String的实例一旦生成就不会再改变了,


比如说:String str=”kv”+”ill”+”  “+”ans”;


就是有4个字符串常量,首先”kv”和”ill”生成了”kvill”存在内存中,然后”kvill”又和”  “ 生成 ”kvill  “存在内存中,最后又和生成了”kvill  ans”;并把这个字符串的地址赋给了str,就是因为String的“不可变”产生了很多临时变量,这也就是为什么建议用StringBuffer的原因了,因为StringBuffer是可改变的

posted @ 2005-12-06 22:28 活在JAVA岛的日子 阅读(148)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2005年11月25日 Vetor Arraylist list
Vector、ArrayList和List的异同[zz]
线性表,链表,哈希表是常用的数据结构,在进行Java开发时,JDK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相应的类来实现基本的数据结构。这些类均在java.util包中。本文试图通过简单的描述,向读者阐述各个类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类。

Collection
├List
│├LinkedList
│├ArrayList
│└Vector
│ └Stack
└Set
Map
├Hashtable
├HashMap
└WeakHashMap

Collection接口
  Collection是最基本的集合接口,一个Collection代表一组Object,即Collection的元素(Elements)。一些Collection允许相同的元素而另一些不行。一些能排序而另一些不行。Java SDK不提供直接继承自Collection的类,Java SDK提供的类都是继承自Collection的“子接口”如List和Set。
  所有实现Collection接口的类都必须提供两个标准的构造函数:无参数的构造函数用于创建一个空的Collection,有一个Collection参数的构造函数用于创建一个新的Collection,这个新的Collection与传入的Collection有相同的元素。后一个构造函数允许用户复制一个Collection。
  如何遍历Collection中的每一个元素?不论Collection的实际类型如何,它都支持一个iterator()的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迭代子,使用该迭代子即可逐一访问Collection中每一个元素。典型的用法如下:
    Iterator it = collection.iterator(); // 获得一个迭代子
    while(it.hasNext()) {
      Object obj = it.next(); // 得到下一个元素
    }
  由Collection接口派生的两个接口是List和Set。

List接口
  List是有序的Collection,使用此接口能够精确的控制每个元素插入的位置。用户能够使用索引(元素在List中的位置,类似于数组下标)来访问List中的元素,这类似于Java的数组。
和下面要提到的Set不同,List允许有相同的元素。
  除了具有Collection接口必备的iterator()方法外,List还提供一个listIterator()方法,返回一个ListIterator接口,和标准的Iterator接口相比,ListIterator多了一些add()之类的方法,允许添加,删除,设定元素,还能向前或向后遍历。
  实现List接口的常用类有LinkedList,ArrayList,Vector和Stack。

LinkedList类
  LinkedList实现了List接口,允许null元素。此外LinkedList提供额外的get,remove,insert方法在LinkedList的首部或尾部。这些操作使LinkedList可被用作堆栈(stack),队列(queue)或双向队列(deque)。
  注意LinkedList没有同步方法。如果多个线程同时访问一个List,则必须自己实现访问同步。一种解决方法是在创建List时构造一个同步的List:
    List list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new LinkedList(...));

ArrayList类
  ArrayList实现了可变大小的数组。它允许所有元素,包括null。ArrayList没有同步。
size,isEmpty,get,set方法运行时间为常数。但是add方法开销为分摊的常数,添加n个元素需要O(n)的时间。其他的方法运行时间为线性。
  每个ArrayList实例都有一个容量(Capacity),即用于存储元素的数组的大小。这个容量可随着不断添加新元素而自动增加,但是增长算法并没有定义。当需要插入大量元素时,在插入前可以调用ensureCapacity方法来增加ArrayList的容量以提高插入效率。
  和LinkedList一样,ArrayList也是非同步的(unsynchronized)。

Vector类
  Vector非常类似ArrayList,但是Vector是同步的。由Vector创建的Iterator,虽然和ArrayList创建的Iterator是同一接口,但是,因为Vector是同步的,当一个Iterator被创建而且正在被使用,另一个线程改变了Vector的状态(例如,添加或删除了一些元素),这时调用Iterator的方法时将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因此必须捕获该异常。

Stack 类
  Stack继承自Vector,实现一个后进先出的堆栈。Stack提供5个额外的方法使得Vector得以被当作堆栈使用。基本的push和pop方法,还有peek方法得到栈顶的元素,empty方法测试堆栈是否为空,search方法检测一个元素在堆栈中的位置。Stack刚创建后是空栈。

Set接口
  Set是一种不包含重复的元素的Collection,即任意的两个元素e1和e2都有e1.equals(e2)=false,Set最多有一个null元素。
  很明显,Set的构造函数有一个约束条件,传入的Collection参数不能包含重复的元素。
  请注意:必须小心操作可变对象(Mutable Object)。如果一个Set中的可变元素改变了自身状态导致Object.equals(Object)=true将导致一些问题。

Map接口
  请注意,Map没有继承Collection接口,Map提供key到value的映射。一个Map中不能包含相同的key,每个key只能映射一个value。Map接口提供3种集合的视图,Map的内容可以被当作一组key集合,一组value集合,或者一组key-value映射。

Hashtable类
  Hashtable继承Map接口,实现一个key-value映射的哈希表。任何非空(non-null)的对象都可作为key或者value。
  添加数据使用put(key, value),取出数据使用get(key),这两个基本操作的时间开销为常数。
Hashtable通过initial capacity和load factor两个参数调整性能。通常缺省的load factor 0.75较好地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均衡。增大load factor可以节省空间但相应的查找时间将增大,这会影响像get和put这样的操作。
使用Hashtable的简单示例如下,将1,2,3放到Hashtable中,他们的key分别是”one”,”two”,”three”:
    Hashtable numbers = new Hashtable();
    numbers.put(“one”, new Integer(1));
    numbers.put(“two”, new Integer(2));
    numbers.put(“three”, new Integer(3));
  要取出一个数,比如2,用相应的key:
    Integer n = (Integer)numbers.get(“two”);
    System.out.println(“two = ” + n);
  由于作为key的对象将通过计算其散列函数来确定与之对应的value的位置,因此任何作为key的对象都必须实现hashCode和equals方法。hashCode和equals方法继承自根类Object,如果你用自定义的类当作key的话,要相当小心,按照散列函数的定义,如果两个对象相同,即obj1.equals(obj2)=true,则它们的hashCode必须相同,但如果两个对象不同,则它们的hashCode不一定不同,如果两个不同对象的hashCode相同,这种现象称为冲突,冲突会导致操作哈希表的时间开销增大,所以尽量定义好的hashCode()方法,能加快哈希表的操作。
  如果相同的对象有不同的hashCode,对哈希表的操作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期待的get方法返回null),要避免这种问题,只需要牢记一条:要同时复写equals方法和hashCode方法,而不要只写其中一个。
  Hashtable是同步的。

HashMap类
  HashMap和Hashtable类似,不同之处在于HashMap是非同步的,并且允许null,即null value和null key。,但是将HashMap视为Collection时(values()方法可返回Collection),其迭代子操作时间开销和HashMap的容量成比例。因此,如果迭代操作的性能相当重要的话,不要将HashMap的初始化容量设得过高,或者load factor过低。

WeakHashMap类
  WeakHashMap是一种改进的HashMap,它对key实行“弱引用”,如果一个key不再被外部所引用,那么该key可以被GC回收。

总结
  如果涉及到堆栈,队列等操作,应该考虑用List,对于需要快速插入,删除元素,应该使用LinkedList,如果需要快速随机访问元素,应该使用ArrayList。
  如果程序在单线程环境中,或者访问仅仅在一个线程中进行,考虑非同步的类,其效率较高,如果多个线程可能同时操作一个类,应该使用同步的类。
  要特别注意对哈希表的操作,作为key的对象要正确复写equals和hashCode方法。
  尽量返回接口而非实际的类型,如返回List而非ArrayList,这样如果以后需要将ArrayList换成LinkedList时,客户端代码不用改变。这就是针对抽象编程。

[b]同步性
Vector是同步的。这个类中的一些方法保证了Vector中的对象是线程安全的。而ArrayList则是异步的,因此ArrayList中的对象并不是线程安全的。因为同步的要求会影响执行的效率,所以如果你不需要线程安全的集合那么使用ArrayList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同步带来的不必要的性能开销。
数据增长
从内部实现机制来讲ArrayList和Vector都是使用数组(Array)来控制集合中的对象。当你向这两种类型中增加元素的时候,如果元素的数目超出了内部数组目前的长度它们都需要扩展内部数组的长度,Vector缺省情况下自动增长原来一倍的数组长度,ArrayList是原来的50%,所以最后你获得的这个集合所占的空间总是比你实际需要的要大。所以如果你要在集合中保存大量的数据那么使用Vector有一些优势,因为你可以通过设置集合的初始化大小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开销。
使用模式
在ArrayList和Vector中,从一个指定的位置(通过索引)查找数据或是在集合的末尾增加、移除一个元素所花费的时间是一样的,这个时间我们用O(1)表示。但是,如果在集合的其他位置增加或移除元素那么花费的时间会呈线形增长:O(n-i),其中n代表集合中元素的个数,i代表元素增加或移除元素的索引位置。为什么会这样呢?以为在进行上述操作的时候集合中第i和第i个元素之后的所有元素都要执行位移的操作。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你只是查找特定位置的元素或只在集合的末端增加、移除元素,那么使用Vector或ArrayList都可以。如果是其他操作,你最好选择其他的集合操作类。比如,LinkList集合类在增加或移除集合中任何位置的元素所花费的时间都是一样的—O(1),但它在索引一个元素的使用缺比较慢-O(i),其中i是索引的位置.使用ArrayList也很容易,因为你可以简单的使用索引来代替创建iterator对象的操作。LinkList也会为每个插入的元素创建对象,所有你要明白它也会带来额外的开销。
最后,在《Practical Java》一书中Peter Haggar建议使用一个简单的数组(Array)来代替Vector或ArrayList。尤其是对于执行效率要求高的程序更应如此。因为使用数组(Array)避免了同步、额外的方法调用和不必要的重新分配空间的操作。



posted @ 2005-11-25 01:05 活在JAVA岛的日子 阅读(358)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2005年11月24日 java.util包(转贴)
ArrayList是List接口的一个可变长数组实现。实现了所有List接口的操作,并允许存储null值。除了没有进行同步,ArrayList基本等同于Vector。在Vector中几乎对所有的方法都进行了同步,但ArrayList仅对writeObject和readObject进行了同步,其它比如add(Object)、remove(int)等都没有同步。

1.存储
ArrayList使用一个Object的数组存储元素。
private transient Object elementData[];
ArrayList实现了java.io.Serializable接口,这儿的transient标示这个属性不需要自动序列化。下面会在writeObject()方法中详细讲解为什么要这样作。

2.add和remove


    public boolean add(Object o) {
    ensureCapacity(size + 1);  // Increments modCount!!
    elementData[size++] = o;
    return true;
    }

注意这儿的ensureCapacity()方法,它的作用是保证elementData数组的长度可以容纳一个新元素。在“自动变长机制”中将详细讲解。

    public Object remove(int index) {
    RangeCheck(index);
    modCount++;
    Object oldValue = elementData[index];
    int numMoved = size - index - 1;
    if (numMoved > 0)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index+1, elementData, index,
                 numMoved);
    elementData[--size] = null; // Let gc do its work
    return oldValue;
    }

RangeCheck()的作用是进行边界检查。由于ArrayList采用一个对象数组存储元素,所以在删除一个元素时需要把后面的元素前移。删除一个元素时只是把该元素在elementData数组中的引用置为null,具体的对象的销毁由垃圾收集器负责。
modCount的作用将在下面的“iterator()中的同步”中说明。
注:在前移时使用了System提供的一个实用方法:arraycopy(),在本例中可以看出System.arraycopy()方法可以对同一个数组进行操作,这个方法是一个native方法,如果对同一个数组进行操作时,会首先把从源部分拷贝到一个临时数组,在把临时数组的元素拷贝到目标位置。

3.自动变长机制
在实例化一个ArrayList时,你可以指定一个初始容量。这个容量就是elementData数组的初始长度。如果你使用: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则使用缺省的容量:10。

    public ArrayList() {
    this(10);
    }

ArrayList提供了四种add()方法,

public boolean add(Object o)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Object element)

public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c)

public boolean addAll(int index, Collection c)

在每一种add()方法中,都首先调用了一个ensureCapacity(int miniCapacity)方法,这个方法保证elementData数组的长度不小于miniCapacity。ArrayList的自动变长机制就是在这个方法中实现的。

    public void ensureCapacity(int minCapacity) {
    modCount++;
    int old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if (minCapacity > oldCapacity) {
        Object oldData[] = elementData;
        int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3)/2 + 1;
            if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elementData = new Object[newCapacity];
        System.arraycopy(oldData, 0, elementData, 0, size);
    }
    }

从这个方法实现中可以看出ArrayList每次扩容,都扩大到原来大小的1.5倍。
每种add()方法的实现都大同小异,下面给出add(Object)方法的实现:

    public boolean add(Object o) {
    ensureCapacity(size + 1);  // Increments modCount!!
    elementData[size++] = o;
    return true;
    }


4.iterator()中的同步
在父类AbstractList中定义了一个int型的属性:modCount,记录了ArrayList结构性变化的次数。

    protected transient int modCount = 0;

在ArrayList的所有涉及结构变化的方法中都增加modCount的值,包括:add()、remove()、addAll()、removeRange()及clear()方法。这些方法每调用一次,modCount的值就加1。
注:add()及addAll()方法的modCount的值是在其中调用的ensureCapacity()方法中增加的。

AbstractList中的iterator()方法(ArrayList直接继承了这个方法)使用了一个私有内部成员类Itr,生成一个Itr对象(Iterator接口)返回:

    public Iterator iterator() {
    return new Itr();
    }

Itr实现了Iterator()接口,其中也定义了一个int型的属性:expectedModCount,这个属性在Itr类初始化时被赋予ArrayList对象的modCount属性的值。

    int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注:内部成员类Itr也是ArrayList类的一个成员,它可以访问所有的AbstractList的属性和方法。理解了这一点,Itr类的实现就容易理解了。

在Itr.hasNext()方法中: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cursor != size();
    }

调用了AbstractList的size()方法,比较当前光标位置是否越界。

在Itr.next()方法中,Itr也调用了定义在AbstractList中的get(int)方法,返回当前光标处的元素:

    public Object next() {
        try {
        Object next = get(cursor);
        checkForComodification();
        lastRet = cursor++;
        return next;
        } catch(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
        checkForComodification();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
    }

注意,在next()方法中调用了checkForComodification()方法,进行对修改的同步检查:

    final void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现在对modCount和expectedModCount的作用应该非常清楚了。在对一个集合对象进行跌代操作的同时,并不限制对集合对象的元素进行操作,这些操作包括一些可能引起跌代错误的add()或remove()等危险操作。在AbstractList中,使用了一个简单的机制来规避这些风险。这就是modCount和expectedModCount的作用所在。

5.序列化支持
ArrayList实现了java.io.Serializable接口,所以ArrayList对象可以序列化到持久存储介质中。ArrayList的主要属性定义如下: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8683452581122892189L;

private transient Object elementData[];

private int size;

可以看出serialVersionUID和size都将自动序列化到介质中,但elementData数组对象却定义为transient了。也就是说ArrayList中的所有这些元素都不会自动系列化到介质中。为什么要这样实现?因为elementData数组中存储的“元素”其实仅是对这些元素的一个引用,并不是真正的对象,序列化一个对象的引用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序列化是为了反序列化,当你反序列化时,这些对象的引用已经不可能指向原来的对象了。所以在这儿需要手工的对ArrayList的元素进行序列化操作。这就是writeObject()的作用。

    private synchronized void writeObject(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s)
        throws java.io.IOException{
    // Write out element count, and any hidden stuff
    s.defaultWriteObject();
   // Write out array length
    s.writeInt(elementData.length);
    // Write out all elements in the proper order.
    for (int i=0; i<size; i++)
            s.writeObject(elementData[i]);
    }

这样元素数组elementData中的所以元素对象就可以正确地序列化到存储介质了。
对应的readObject()也按照writeObject()方法的顺序从输入流中读取:

    private synchronized void readObject(java.io.ObjectInputStream s)
        throws java.io.IO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 Read in size, and any hidden stuff
    s.defaultReadObject();
    // Read in array length and allocate array
    int arrayLength = s.readInt();
    elementData = new Object[arrayLength];
    // Read in all elements in the proper order.
    for (int i=0; i<size; i++)
            elementData[i] = s.readObject();
    }

本章介绍Java的实用工具类库java.util包。在这个包中,Java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数据结构。例如,Java提供日期(Data)类、日历(Calendar)类来产生和获取日期及时间,提供随机数(Random)类产生各种类型的随机数,还提供了堆栈(Stack)、向量(Vector) 、位集合(Bitset)以及哈希表(Hashtable)等类来表示相应的数据结构。
  图1.1给出了java.util包的基本层次结构图。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类。
           ┌java.util.BitSet
           │java.util.Calendar
           │      └java.util.GregorianCalendar
           │java.util.Date
           │java.util.Dictionary
           │      └java.util.Hashtable
           │             └java.util.Properties
           │java.util.EventObject
           │java.util.ResourceBundle
       ┌普通类┤      ├java.util.ListResourceBundle
       │   │      └java.util.PropertyResourceBundle
       │   │java.util.Local
       │   │java.util.Observable
       │   │java.util.Random
       │   │java.util.StringTokenizer
       │   │java.util.Vector
       │   │      └java.util.Stack
  Java.util┤   └java.util.TimeZone
       │          └java.util.SimpleTimeZone
       │   ┌java.util.Enumeration
       ├接 口┤java.util.EventListener
       │   └java.util.Observer
       │   ┌java.util.EmptyStackException
       └异常类┤java.util.MissingResourceException
           │java.util.NoSuchElementException
           └java.util.TooManyListenersException
       图1.1 java.util包的基本层次结构


1.2 日期类Date

  Java在日期类中封装了有关日期和时间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调用相应的方法来获取系统时间或设置日期和时间。Date类中有很多方法在JDK1.0公布后已经过时了,在8.3中我们将介绍JDK1.0中新加的用于替代Date的功能的其它类。
  在日期类中共定义了六种构造函数。
  (1)public Date()
  创建的日期类对象的日期时间被设置成创建时刻相对应的日期时间。
  例 Date today=new Date();//today被设置成创建时刻相对应的日期时间。
  (2)public Date (long date)
  long 型的参数date可以通过调用Date类中的static方法parse(String s)来获得。
  例 long l=Date.parse("Mon 6 Jan 1997 13:3:00");
    Date day=new Date(l);
  //day中时间为1997年 1月6号星期一,13:3:00。
  (3)public Date(String s)
  按字符串s产生一日期对象。s的格式与方法parse中字符串参数的模式相同。
  例 Date day=new Date("Mon 6 Jan 1997 13:3:00");
  //day 中时间为1997年1月6号星期一,13:3:00.
  (4)public Date(int year,int month,int date)
  (5)public Date(int year,int month,int date,int hrs,int min)
  (6)public Date(int year,int month,int date,int hrs,int min,int sec)
  按给定的参数创建一日期对象。
  参数说明:
  year的值为:需设定的年份-1900。例如需设定的年份是1997则year的值应为97,即1997-1900的结果。所以Date中可设定的年份最小为1900;
  month的值域为0~11,0代表1月,11表代表12月;
  date的值域在1~31之间;
  hrs的值域在0~23之间。从午夜到次日凌晨1点间hrs=0,从中午到下午1点间hrs=12;
  min和sec的值域在0~59之间。
  例 Date day=new Date(11,3,4);
  //day中的时间为:04-Apr-11 12:00:00 AM
另外,还可以给出不正确的参数。
  例 设定时间为1910年2月30日,它将被解释成3月2日。
  Date day=new Date(10,1,30,10,12,34);
  System.out.println("Day's date is:"+day);
  //打印结果为:Day's date is:Web Mar 02 10:13:34 GMT+08:00 1910
  下面我们给出一些Date类中常用方法。
  (1)public static long UTC(int year,int month,int date,int hrs. int min,int sec)
  该方法将利用给定参数计算UTC值。UTC是一种计时体制,与GMT(格林威治时间)的计时体系略有差别。UTC计时体系是基于原子时钟的,而GTMT计时体系是基于天文学观测的。计算中使用的一般为GMT计时体系。
  (2)public static long parse(String s)
  该方法将字符串s转换成一个long型的日期。在介绍构造方法Date(long date)时曾使用过这个方法。
  字符串s有一定的格式,一般为:
  (星期 日 年 时间GMT+时区)
  若不注明时区,则为本地时区。
  (3)public void setMonth(int month)
  (4)public int getMonth()
  这两个方法分别为设定和获取月份值。
  获取的月份的值域为0~11,0代表1月,11代表12月。
  (5)public String toString()
  (6)public String toLocalString()
  (7)public String toGMTString()
  将给定日期对象转换成不同格式的字符串。它们对应的具体的格式可参看例子8.1。
  (8)public int getTimezoneOffset()
  该方法用于获取日期对象的时区偏移量。
  例8.1中对上面介绍的Date类中的基本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应用,并打印了相应的结果。由于使用了一些过时的方法,所以编译时会有警告信息。另外,由于本例中的时间表示与平台有关,不同的JDK版本对此处理不完全相同,因此不同版本的JDK执行本例的结果可能有细微差异。
  例1.1 DateApp.java
  import java.lang.System;
  import java.util.Date;
  public class DateApp{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Date today=new Date();
    //today中的日期被设成创建时刻的日期和时间,假设创建时刻为1997年3月
    //23日17时51分54秒。
    System.out.println("Today's date is "+today);
    //返回一般的时间表示法,本例中结果为
    //Today's date is Fri May 23 17:51:54 1997
    System.out.println("Today's date(Internet GMT)is:"
     +today.toGMTString());
    //返回结果为GMT时间表示法,本例中结果为
    //Today's date(Internet GMT)is: 23 May 1997 09:51:54:GMT
    System.out.println("Today's date(Locale) is:"
     +today.toLocaleString());
    //返回结果为本地习惯的时间表示法,结果为
    //Today's date(Locale)is:05/23/97 17:51:54
    System.out.println("Today's year is: "+today.getYear());
    System.out.println("Today's month is: "+(today.getMonth()+1));
    System.out.println("Today's date is: "+today.getDate());
    //调用Date类中方法,获取年月日的值。
    //下面调用了不同的构造方法来创建Date类的对象。
    Date day1=new Date(100,1,23,10,12,34);
    System.out.println("Day1's date is: "+day1);
    Date day2=new Date("Sat 12 Aug 1996 13:3:00");
    System.out.println("Day2's date is: "+day2);
    long l= Date.parse("Sat 5 Aug 1996 13:3:00 GMT+0800");
    Date day3= new Date(l);
    System.out.println("Day3's date(GMT)is: "+day3.toGMTString());
    System.out.println("Day3's date(Locale)is: "
     +day3.toLocaleString());
    System.out.println("Day3's time zone offset is:"
     +day3.getTimezoneOffset());
   }
  }

  运行结果(JDK1.3版,与原文不同,原文是JDK1.0版):
  E:\java\tutorial\java01>java DateApp
  Today's date is Thu Dec 27 17:58:16 CST 2001
  Today's date(Internet GMT)is:27 Dec 2001 09:58:16 GMT
  Today's date(Locale) is:2001-12-27 17:58:16
  Today's year is: 101
  Today's month is: 12
  Today's date is: 27
  Day1's date is: Wed Feb 23 10:12:34 CST 2000
  Day2's date is: Fri Aug 12 13:03:00 CST 1996
  Day3's date(GMT)is: 5 Aug 1996 05:03:00 GMT
  Day3's date(Locale)is: 1996-8-5 13:03:00
  Day3's time zone offset is:-480

  E:\java\tutorial\java01>

1.3 日历类Calendar

  在早期的JDK版本中,日期(Date)类附有两大功能:(1)允许用年、月、日、时、分、秒来解释日期:(2)允许对表示日期的字符串进行格式化和句法分析。在JDK1.1中提供了类Calendar来完成第一种功能,类DateFormat来完成第二项功能。dateFormat是java.text包中的一个类。与Date类有所不同的是,DateFormat类接受用各种语言和不同习惯表示的日期字符串。本节将介绍java.util包中的类Calendar及其它新增加的相关的类。
  类Calendar是一个抽象类,它完成日期(Date)类和普通日期表示法(即用一组整型域如YEAR,MONTH,DAY,HOUR表示日期)之间的转换。
  由于所使用的规则不同,不同的日历系统对同一个日期的解释有所不同。在JDK1.1中提供了Calendar类一个子类GregorianCalendar??它实现了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公历系统。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继承Calendar类,并增加所需规则,以实现不同的日历系统。
  第GregorianCalendar继承了Calendar类。本节将在介绍类GregorianCalendar的同时顺带介绍Calendar类中的相关方法。
  类GregorianCalendar提供了七种构造函数:
  (1)public GregorianCalendar()
  创建的对象中的相关值被设置成指定时区,缺省地点的当前时间,即程序运行时所处的时区、地点的当前时间。
  (2)public GregorianCalendar(TimeZone zone)
  创建的对象中的相关值被设置成指定时区zone,缺省地点的当前时间。
  (3)public GregorianCalendar(Locale aLocale)
  创建的对象中的相关值被设置成缺省时区,指定地点aLocale的当前时间。
  (4)public GregorianCalendar(TimeZone zone,Local aLocale)
  创建的对象中的相关值被设置成指定时区,指定地点的当前时间。
  上面使用到的类TimeZone的性质如下:
  TimeZone是java.util包中的一个类,其中封装了有关时区的信息。每一个时区对应一组ID。类TimeZone提供了一些方法完成时区与对应ID两者之间的转换。
  (Ⅰ)已知某个特定的ID,可以调用方法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TimeZone getTimeZone(String ID)
来获取对应的时区对象。
  例 太平洋时区的ID为PST,用下面的方法可获取对应于太平洋时区的时区对象:
  TimeZone tz=TimeZone.getTimeZone("PST");
  调用方法getDefault()可以获取主机所处时区的对象。
  TimeZone tz=TimeZone.getDefault();
  (Ⅱ)调用以下方法可以获取时区的ID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tring[] getavailableIDs(in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JSP内建对象详解

    JSP内建对象详解

    JSP内建对象方法大全

    JSP内建对象: page对象 config对象 out对象 request对象 response对象 seesion对象 application对象 pageContext对象 exception对象 的全部方法和具体的解释!

    JSP内建对象、使用JavaBean

    JSP技术概述、Wed开发基础、JSP语法基础、JSP内建对象、使用JavaBean、文件访问等案例

    jsp内建对象

    jsp内建对象的内容 一些实例分析 语法的应用的简介。jsp的一些基础语法。

    jsp教程之内建对象篇

    jsp内建对象讲解及课件中的代码实现,可以轻松地学习jsp内建对象的实现,并掌握内建对象的使用方法

    jsp内建对象简介和使用

    介绍jsp的内建对象,以及通过实例学习怎么使用这些内建对象

    JSP九大内建对象案例讲解

    JSP九大内建对象案例讲解,很容易让你看明白,有案例

    4 JSP内建对象之request

    NULL 博文链接:https://zhiyongliu.iteye.com/blog/1682155

    6 jsp内建对象之session

    NULL 博文链接:https://zhiyongliu.iteye.com/blog/1684454

    精通Jsp编程 第五章Jsp内建对象

    象征性的1分 赵强《精通jsp编程》第五章

    7. jsp内建对象之application

    NULL 博文链接:https://zhiyongliu.iteye.com/blog/1684459

    JSP开发技术大全 源码

    全书共分9篇32章,分别介绍了JSP基础、环境搭建和开发工具、Java语言基础、JSP语法、JSP内建对象、JavaBean技术、Servlet技术、JSP经典设计模式、数据库的安装与创建、数据库访问技术、SQL语句在JSP中的应用、高性能...

    JSP开发技术大全 JSP

    全书共分9篇32章,分别介绍了JSP基础、环境搭建和开发工具、Java语言基础、JSP语法、JSP内建对象、JavaBean技术、Servlet技术、JSP经典设计模式、数据库的安装与创建、数据库访问技术、SQL语句在JSP中的应用、高性能...

    jsp 开发技术大全

    全书共分9篇32章,分别介绍了JSP基础、环境搭建和开发工具、Java语言基础、JSP语法、JSP内建对象、JavaBean技术、Servlet技术、JSP经典设计模式、数据库的安装与创建、数据库访问技术、SQL语句在JSP中的应用、高能...

    jsp动态网站开发与实例(第3版)

    本书共分20章,内容包括JSP与Web技术概论、初探JSP、Java与JSP、JSP程序设计基础、JSP内建对象、表单与交互式网页、JSTL与标签函数库、EL、灵活设计JSP网页、文件I/O技术、Java Mail与联机邮件、JSP与XML、JDBC与...

    JSP脚本元素、指令、内建对象

    主要介绍JSP的两种注释、三脚本、七动作、九内建对象

    jsp基本语法 及内建对象下载

    包括jsp基本9种内建对象介绍及各种方法使用。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